2025-11-23
【專刊】都更高峰論壇 齊邀產官學分享經驗

全方位探討都市更新的最新趨勢 引起各界高度關注

【記者江榮慶採訪報導】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11月22日在台北市議會大禮堂,舉行「第十二屆都更高峰論壇」,今年以「都更整合、創新前行」為主軸,邀中央與地方政府首長、都市更新專家、整合業者、建築及金融界代表共同參與。
論壇內容全面升級,從政策、制度、技術到社區參與,全方位探討都市更新的最新趨勢,引起各界高度關注。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理事長江宏志表示,自成立至今已逾十二年,總會始終致力於推廣都市更新理念、促進產官學交流,並積極推動制度健全與實務落實,期盼以多元合作帶動城市更新、產業發展品質全面提升。

理事長江宏志期盼藉由論壇激盪出創新思維。

他強調,都市更新不僅是建築工程,更是整合治理、專業技術與居民參與的共同工程,期待透過論壇凝聚更多能量,推動台灣城市走向永續。
本屆高峰論壇規劃四大主題,包括主題一:地方政府如何以民眾角度,協助自主都更與整合,由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江中信副總工程司分享。主題二:多元都更整合資源應用經驗分享,邀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綜合業務部主任林啟賢主講。主題三:現階段強化都市防災健全都更機制的可行經驗,由內政部國土署副總工程師林祐寧分享。主題四:以自主更新實務談精進都市更新整合的建議,主講人由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秘書長黃淑華精闢的演講。
最後綜合討論現場QA互動,吸引大量整合業者與民眾參與。跨界對談:建築師、估價師、金融界專家一次到位,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第12屆高峰論壇,將「2025都更政策白皮書」初步方向,提供政府單位政策參酌。
江宏志理事長表示,都市更新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路,唯有政府、企業、都更危老整合人與市民共同參與,都更危老整合人立法合法化的重要,才能真正永續,都更危老重建成功率提升,他期盼這屆論壇激盪創新思維,讓台灣都市更新整合有新的里程碑。

江中信說明北市府都更八箭協助自主整合
【記者張靜惠採訪報導】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副總工程司江中信,以地方政府如何以民眾角度協助自主都更與整合,說明台北市政府提出都市計劃更新八箭,鼓勵大家辨理都更。

江中信主講地方政府自主都更與整合。(記者洪建群攝)

笫一箭是公辨都更降門檻,一階門檻降至75%,無受理案件數上限,公辨都更不必苦等。第二箭是民辨都更法放寬,單元事業計劃全面開放併送,平均縮短審查時程約3個月,非屬環敏地區山坡地危險建物開放都更。第三箭是審查速通過,啟動「都更150專案」100%同意且無爭議協議含建案。150日內完成審查,權變小組提早於公展進場團審,化解估價疑義。第四箭是危老排障礙,危老重建開放四項目免檢討,精簡危老重建案作業程序。
第五箭是電機加碼辨,補助金頭由250萬提高至300萬,補助一樓空間美化,提高申請誘因。弟六箭是防災型都更專案計劃,設定臺北市防災型都市更新細部計劃,通過容積獎勵鼓勵耐震力不足之危險建物更新重建.期能建構居家安全之韌性城市。第七箭是整宅專案計劃,以增容積補利息齊協力,三大亮點服務,給予整建住宅專案容積獎勵,並提供財務協助等方式,提高整宅都更意願,加速整宅新生。
第八箭是海砂屋575專案計劃,推出「列管我就幫」,「過半即進場,兩大亮點服務 ,只要屬北市府列管屬須拆除重建建築物 ,整合第一階段都更意願超過50% ,且尚未辨理都市更新事業自辨公聽會,即可
申請本專案參與公辨都更。
重建前的生活品質提升,整建維護增設電梯,電梯加碼辦,台北巿電梯增設全國第一,電梯加碼餘推動迄今已申請67案114年2月3日公告受理申請補助經費為300萬元為限。申請監維策略地區可網高至480萬元為限。大型社區增設電梯,宣遊富台社區、永春富台社區目前校準14案140戶,未來3年內有望再新增7案。

林佑璘深入剖析都更與防災的緊密關聯

【記者張毅基隆報導】在論壇第三場主題演講中,內政部國土署都更建設組副總工程司林佑璘,以「現階段強化都市防災、健全都更機制的可行路徑—淺談老宅延壽、都更專案管理」為題,深入剖析都市更新與防災之間的緊密關聯。
全台超過目前約有500萬戶,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,占全體住宅的一半以上。面臨「人屋雙老」問題,人口高齡化 加上建築老舊,居住安全風險增加。

林佑璘副總工程司主講老宅延壽、都更專案管理。(記者洪建群攝)

林佑璘提出老宅補強、專案管理與防災結合的策略。老舊建築在面對地震、火災等災害時風險極高,都市更新不僅是改善居住品質,更是提升城市韌性的關鍵工程。林佑璘強調,透過結構補強與管線更新,可延長既有建築的使用年限,並在更新前期提供居民安全過渡方案。
她進一步提出,健全都更機制的策略,包括建立透明流程、導入專案管理工具,以及加強居民溝通,以確保時程、成本與品質的平衡。林佑璘建議,短期應推動老宅補強計畫,中期建立跨部門協作平台,長期則將都市更新與防災規劃、永續城市建設結合,形成完整政策藍圖。
她呼籲政府、專業團隊與居民三方攜手合作,老宅延壽機制是都市更新的替代方案,透過補助修繕與結構補強,讓老舊住宅「延壽」而非立即拆除,兼顧安全、環保與居民負擔,讓都市更新不只是「拆舊建新」,更是防災、永續與共生的整合工程。

林啟賢分享多元都更整合資源運用經驗

【記者洪建群基隆報導】第二場主講人是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,綜合業務部主任林啟賢。由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副理事長王文杞引言,主講題目為,多元都更整合資源運用經驗分享。

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綜合業務部林啟賢主任,分享都更資源整合經驗。(記者洪建群攝)

林啟賢以多元都更整合資源運用經驗分享,強調資源整合的重要性,都市更新不僅是建築改造,更涉及 土地、資金、政策、社會共識 的整合。單一部門或單一資源,不足以推動大規模更新,必須跨部門協作。其次是公私協力模式,政府的角色是 制定政策、提供法規支持、推動公共設施改善。民間的角色是 提供資金、技術與創新方案。透過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的專案,成功引入民間投資,降低政府財政壓力。
多元資源運用方式,包括金融工具, 引入銀行貸款、都市更新基金,協助住戶籌資。專業服務就是建築師、都市規劃師、法律顧問共同參與,提升專案效率。還有社區參與,透過居民說明會與共識會議,確保更新計畫符合民眾需求。
林啟賢指出,在經驗分享與挑戰方面,成功經驗在部分老舊社區,透過整合資源,縮短更新時程並提升居住品質。挑戰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協調,仍是最大難題,需要持續建立信任機制。
他認為未來展望,就是推動智慧城市與永續發展,將都市更新與綠能、智慧基礎建設結合。建立更完善的資源共享平台,讓地方政府、民間企業與居民,都能即時交流資訊。

黃淑華表示居民應自主參與 

【記者張毅基隆報導】第四場由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黃淑華秘書長演講,主題為以自主更新實務,談精進都市更新整合的建議。
秘書長黃淑華表示,自主更新的重要性,都市更新不應僅依賴政府主導,居民自主參與,是推動成功的關鍵。自主更新能更貼近社區需求,提升計畫的接受度與可行性。

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秘書長黃淑華,以實務經驗向現場民眾分享。(記者洪建群攝)

她以實務經驗指出,在多個社區案例中,自主都更的核心價值,是透過居民共識會議與自主籌組更新團隊,成功推動更新。強調「由下而上」的模式,居民主動提出需求,政府提供輔導與資源。
整合建議制度面,建立更簡化的申請流程,降低居民參與門檻。資源面則提供專業顧問團隊,協助居民在法律、財務與技術上獲得支持。在社會面則加強社區溝通,避免因意見分歧導致更新停滯。需達到50%到80%所有權人同意,初期整合難度高。初期住戶需自籌重建資金,無建商預付,財務壓力大。
黃淑華強調未來方向,將推動自主更新與公辦更新互補,形成多元模式。將自主都更與防災、永續城市政策結合,提升城市整體韌性。
黃淑華總結說,強調居民自主更新的價值,並提出制度簡化、資源支持與社區共識三大建議,期望透過多元整合,讓都市更新更貼近民眾需求。